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健康生活 > 养生常识

养生常识

家庭医生在线养生常识栏目主要关注一些日常养生误区、养生趣事及科学养生知识。让读者足不出户了解更多养生技巧。

摘要: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 查看全文>>

摘要:银耳25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百合15克、蜜枣2颗。杏仁、川贝母、百合和蜜枣洗净,杏仁去衣,放入沸水中。用中火煲一小时,再放银耳,继续煲半小时,即可饮用…… 查看全文>>

摘要: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 查看全文>>

摘要:银耳能帮助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食用之后能很好的保肝,银耳对于老年性的慢性支气管炎是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银耳当中富含维生素,食用之后能帮助预防钙的流失,对生长发育…… 查看全文>>

摘要:中医认为,石斛具有滋阴养胃、润肺止咳的功效,对肺结核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参须主要功能是大补元气,克滋润五脏,因此,该汤可滋补强身、润肺补虚。 查看全文>>

摘要:菊花不仅是一种可观赏的植物,还具有不错的药用价值。菊花性寒,具有清热降火,清热润肺的功效,喝菊花茶能够清肺热,缓解咳嗽症状。 查看全文>>

摘要:杨桃主要产于我国的华南地区。杨桃鲜食有清热、生津、利尿、解毒之功。患有风热咳嗽、牙痛、口疮时,吃上几个杨桃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查看全文>>

摘要: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查看全文>>

摘要:香芋200g,排骨400g,糙米200g,大米200g,适量油、盐、姜片、葱花。 查看全文>>

摘要: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服3~5…… 查看全文>>

摘要: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服3~5…… 查看全文>>

摘要:小贴士: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不可服食。核桃仁性温,味甘,能补肾、温肺、润肠。秋天是心血管病多发季节,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一天吃3个核桃,患心脏病的……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把银耳放在清水中发开,摘去蒂头,撕成小块,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到锅里,加水6碗,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半个小时,即可熄火。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将火腿切薄片,香菇去蒂后洗净,在伞面上切十字花刀,白萝卜洗净去皮后滚刀切块备用,生姜切片,葱切葱花备用;炒锅中下入少量食用油,油热后下入姜片与火腿片快速翻…… 查看全文>>

摘要:中医认为,白萝卜色白属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 查看全文>>

摘要:川贝南北杏煲猪肺:猪肺半斤,瘦肉二两,猪骨四两,川贝25克,南北杏各一两,蜜枣5枚,老姜30克,前法收汤,供8-10人用。 查看全文>>

摘要:肥甘厚味食物。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孩子咳嗽时胃肠功能比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肠负担,且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先用温水浸泡2~3小时,之后去掉表皮和胚芽;鸡砍块在沸水中飞水后捞出;把鸡块放进砂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1中的银杏,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关至小火,小火慢炖…… 查看全文>>

摘要:葱姜同煮冬季凉燥当令,燥邪与寒邪往往相兼为患,侵袭人体,表现为干咳、流清涕。有此类症状的患者在煮梨的同时可加入2~3片生姜,5~6段葱根,同煮5~6分钟,吃梨喝…… 查看全文>>

摘要:冬花性味辛、温,为润肺止咳良药。中医处方里,款冬花的使用率很高,主要对肺虚久嗽、肺寒痰多的咳嗽最为适用。 查看全文>>

摘要: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鲜姜300克,砸烂取汁,加热熬膏,下冰糖400克溶化后,再以适量蜂蜜收之,早晚随意服用,可治虚弱咳嗽。 查看全文>>

摘要:多为慢性咳嗽,常有气促痰多色白质稀,且大便稀薄、胃纳不佳,甚则浮肿,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多有这种症状。可服用苏子茯苓薏米粥,减少多痰的捆扰,改善症状,使病…… 查看全文>>

摘要: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功效。 查看全文>>

摘要: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榨成梨汁,或加胖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许,煮饮,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喉炎干…… 查看全文>>

摘要: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对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来说,吃点柿子能…… 查看全文>>

摘要:白萝卜性平,对脾肺皆有好处。可以煮水,吃萝卜,配合白糖、姜丝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银花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可治积食咳嗽。个人认为白萝卜…… 查看全文>>

摘要: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用于肺燥、肺虚、风寒劳累所…… 查看全文>>

摘要:中医认为,百合能补益心肺。有肺虚咳嗽、干咳无痰或者感受秋冬季节干燥而感冒咳嗽者,都适宜吃百合。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匀服用。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先用温水浸泡2~3小时,之后去掉表皮和胚芽;鸡砍块在沸水中飞水后捞出;把鸡块放进砂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1中的银杏,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关至小火,小火慢炖…… 查看全文>>

摘要:尤其是白葡萄对于肺来讲是有十分好的效果的。可以打成葡萄汁,也可以直接食用葡萄,但最好的效果是可以去皮后与枸杞配合煮汤,效果更好。 查看全文>>

摘要:白色入肺,故白色食物都对肺有保养功效。雪梨水份大,性略寒,可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查看全文>>

摘要:丝瓜善于清热化痰,对咳嗽痰多、痰稠色黄的热咳者尤为适宜。这是由于丝瓜的植物黏液里,含有一种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 查看全文>>

摘要: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 查看全文>>

摘要:如果父母能根据食物的性味功能,配制一些平补脾肺、滋养强壮的汤水给孩子饮用,不仅能使孩子快速成长,还能有效帮助他们提高抵抗春季各种疾病的能力。 查看全文>>

摘要:取杏仁10克,去皮;枇杷叶15克,去毛洗净。大米适量洗净,加水与杏仁、枇杷叶同煮待熟服用,每日1次。杏仁止咳,枇杷叶清热润肺止咳。但要注意:枇杷叶上的毛要洗净;…… 查看全文>>

摘要: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肺脏功能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 查看全文>>

摘要: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查看全文>>

摘要:润肺止咳: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查看全文>>

摘要:湿气重的患者首先要辨证湿的类型,可以采用利湿的药物,缓解表面症状。由于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蕴化功能不足,因此,祛湿之后,还得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1、准备好食材;2、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四十分钟;3、莲藕洗净,去皮洗净切块;4、将莲藕、红豆放入煮锅中,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清水;5、大火煮滚;6、整锅倒入…… 查看全文>>

摘要:薏米的祛湿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本身寒性太重,直接煮来吃对于脾胃的伤害很大。我们都知道,脾胃具有祛湿的作用,如果脾胃受伤了,那么湿气就更加散不出去了。越是想祛湿,湿…… 查看全文>>

摘要: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磷、钙、铁等多种元素和矿物质。最重要的是绿豆芽还有非常显著的去除…… 查看全文>>

摘要: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 查看全文>>

摘要: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正如《本草正》里说:“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相比燥湿,薏米的特点就是渗湿、安全。最重要的是,湿邪…… 查看全文>>

摘要:将500cc的水注入锅中煮开,放入姜片及洗净的龙骨以温火煮2~3分钟,去血水及油,取出龙骨用冷水沖洗干净。 查看全文>>

摘要: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查看全文>>

摘要:清热祛湿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 查看全文>>

摘要: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养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 查看全文>>

摘要: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