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岁糖尿病患者能否用长效胰岛素替代每日四针,是否安全?
我母亲今年50了,得糖尿病五年了,现在每顿饭前打一针,睡觉前再打一针,每天打四针,太麻烦了,我想问有没有一天只需要打一针的长效胰岛素?是否安全呢?会不会出现低血糖?与以前的短效胰岛素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区别呢?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纪立农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对于长期使用短效胰岛素且觉得麻烦的患者,长效胰岛素是一种可选方案,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血糖控制情况、身体状况、药物特点、低血糖风险及注意事项等。 1. 血糖控制情况:使用长效胰岛素前,需评估患者当前的血糖水平和波动情况。若血糖控制较稳定,转换可能较为顺利;若血糖波动大,需谨慎调整。 2. 身体状况:包括肝肾功能、有无心血管疾病等。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胰岛素代谢。 3. 药物特点:常见的长效胰岛素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它们作用时间长,能提供相对平稳的基础胰岛素水平。 4. 低血糖风险:长效胰岛素相对低血糖风险较低,但仍需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在运动量增加、饮食改变时。 5. 注意事项: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硬结和影响吸收。同时,需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总之,长效胰岛素可为患者提供便利,但具体是否适用需综合评估。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以确保血糖控制良好且安全。
2025-03-31 20:4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防止措施:1、是正确运用降糖药(1)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决定是否用药以及运用药物的剂量。(2)掌握用药时间,如普通胰岛素在注射后30分钟内一定要进食,二甲双胍一般饭前20分钟服用,拜糖平要在第一口饭后服用。2、做好防范措施,如准备一些糖果呀,饼干呀、水果之类的,一旦发生饥饿感、头晕眼花、心慌、出冷汗等疑为低血糖反应时立即服用。
2016-01-29 18:0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来说,一般来说注射用的针头每次都要更换,而很多人每天就要注射好几次,加上针头的价格也不便宜,于是重复使用针头在我国成了普遍现象。长时间用一个针头可以产生下面的危害,首先,胰岛素注射完不卸下针头,由于针孔很细,使用过的针孔内会有残留的胰岛素结晶,容易堵塞针头,当然越细越容易堵塞针孔,影响药液排出、甚至药液无法排出。其次,针头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出现弯曲和倒钩的程度也增加,重复使用变形的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的轻微创伤,长时间会导致皮下脂肪产生硬结、脓肿等。这些都会降低胰岛素的吸收率,使控制血糖的难度加大。再者,胰岛素针头非常细短,重复使用的针头韧性和强度降低,针尖起毛刺、弯曲等,拔出不利索,容易出现针头折断、停留在体内,有可能扎破静脉、动脉,引起大出血。因此建议你一用一换。
2016-01-29 10: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胰岛素过量会引起很多症状,临床上称为低血糖反应,主要有饥饿感、头晕眼花、心慌、出冷汗、晕厥甚至昏迷等。
2016-01-29 09: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均称为低血糖症。正常人血糖基本稳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围内。低血糖的标准不易界定。在不同的个人(或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临床阶段)都不相同。所以,应该以更具有生理意义的Whipple’s三联征来定义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关的症状;②当时血糖值较低;③以上症状在血糖值同升后会消失。多数低血糖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并与药物相关。非药物相关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其次为胰岛细胞瘤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肝源性或恶性肿瘤所致的低血糖症也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