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肠胃炎导致电解质紊乱时,需关注脱水程度、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治疗肠胃炎、预防并发症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8-07-31 17:02
1.脱水程度: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脱水的严重程度。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输液。
2.补充电解质:常用的电解质补充剂包括口服补液盐Ⅲ、氯化钾缓释片、氯化钠注射液等。
3.调整饮食:在肠胃炎恢复期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如米汤、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4.治疗肠胃炎:明确肠胃炎的病因,如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细菌感染可用诺氟沙星,同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
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预防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总之,肠胃炎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要综合治疗,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治疗肠胃炎的病因,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血浆中离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阳离子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