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彦卿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中药熬制并非时间越长越好,取决于药材性质、方剂用途、火候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7-11-08 21:45
1.药材性质: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需较长时间熬煮;花、叶类如金银花、薄荷,不宜久熬。
2.方剂用途:滋补类方剂通常熬制时间长;解表类方剂则时间较短。
3.火候大小:小火慢熬和大火快熬对时间要求不同。
4.容器材质:砂锅受热均匀,熬制时间相对稳定;金属锅可能影响熬制时间。
5.水量多少:水多则熬制时间长,水少则时间短。
总之,中药熬制时间要综合多种因素,建议遵循医嘱熬制。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内热? 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热)”,也叫“实火(热)” 。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生各种症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