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钟伟强 主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肾脏内科二区
-
尿潜血阳性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生理性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小球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1.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等情况可能导致短暂的尿潜血阳性,通常在诱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 2.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进而出现尿潜血阳性。常用治疗药物有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需遵医嘱使用。 3. 结石: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破尿路黏膜,引起出血,造成尿潜血阳性。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导致尿潜血阳性。治疗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5.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尿潜血阳性。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 尿潜血阳性原因多样,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5-27 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