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气短在中医看来,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等体质相关。调养方法有中药调理、饮食调节、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生活起居调整等。 1. 气虚质:常表现气短乏力,可服补中益气丸、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药调理。饮食多吃山药、黄芪、党参等。 2. 阳虚质:除气短还有怕冷症状,可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宜吃羊肉、核桃、桂圆等温热食物。 3. 阴虚质:气短伴五心烦热,可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多吃百合、银耳、雪梨等滋阴食物。 4. 痰湿质:气短且身体困重,可服二陈丸、参苓白术颗粒、香砂六君丸等。饮食避免油腻,多吃薏米、芡实、冬瓜等。 5. 血瘀质:气短伴胸闷刺痛,可服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片、通心络胶囊等。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不同体质导致的气短,调养方法有差异。通过中药、饮食、运动等综合调养,可改善气短症状。但用药需遵医嘱,症状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中医内科就诊。
2025-05-08 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