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沈锡山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从中医角度,低烧和高烧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热等体质有关。调养需从饮食、中药、运动、起居、情绪等方面着手。 1. 阴虚体质:常午后低烧,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饮食可多吃百合、银耳等滋阴食物;中药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适当运动,如太极拳。 2. 阳虚体质:高烧后易反复低烧,有畏寒肢冷等表现。饮食宜温热,如羊肉、桂圆;可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注意保暖,避免劳累。 3. 气虚体质:低烧为主,伴气短乏力。饮食可吃山药、黄芪等补气食物;中药可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保证充足睡眠。 4. 血虚体质:有低烧,面色无华。多吃红枣、猪肝等补血食物;可服归脾丸、四物合剂;避免剧烈运动。 5. 湿热体质:高烧或低烧,有头身困重等症状。饮食清淡,多吃薏仁、绿豆;中药可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保持环境干燥。 中医对低烧和高烧的体质辨识与调养是综合的,需根据不同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调养。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
2025-05-24 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