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西医和中医治疗盗汗在病因认识、治疗方法、用药、治疗周期和整体观念上存在差异。西医多从内分泌、感染等角度认识病因,用调节神经、抗结核等药物;中医从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等方面分析,采用中药、针灸等疗法。 1. 病因认识:西医认为盗汗可能由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中医则认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如阴虚火旺、心血不足等。 2. 治疗方法: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调节神经功能的谷维素、抗结核的异烟肼、控制甲亢的甲巯咪唑等;中医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根据不同证型用药,如六味地黄丸、归脾汤、知柏地黄丸等。 3. 用药特点:西药针对性强,起效较快;中药注重整体调理,副作用相对较小。 4. 治疗周期:西医治疗短期效果明显,但可能复发;中医治疗周期较长,注重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5. 整体观念:西医关注疾病本身;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西医和中医治疗盗汗各有优势,在实际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也可中西医结合,以提高疗效。
2025-04-10 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