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明明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理、定期复查、心理调节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托伐普坦,可抑制囊肿生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有助于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但使用药物均需遵医嘱。 2.手术治疗:当囊肿较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如囊肿去顶减压术、肾脏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和适应证。 3.饮食调理: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高钾食物。控制水分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4.定期复查:包括肾功能、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心理调节: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多囊肾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循治疗建议,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4-12-03 13:3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又名Potter(Ⅰ)综合征、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病。我国1941年朱宪彝首先报道,本病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