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业生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脾湿未化、胃津已伤不一定就是湿热病。这涉及到中医的复杂理论,包括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的运行、病因病机等。要明确是否为湿热病,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如症状表现、舌象脉象、发病诱因、病程长短等。 1. 症状表现:湿热病常有发热、身重、脘痞、呕恶、便溏等。而脾湿未化胃津已伤可能表现为口燥咽干、胃脘痞满、食欲不振等。 2. 舌象脉象:湿热病多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脾湿未化胃津已伤可能舌胖大,苔腻,脉濡缓。 3. 发病诱因:湿热病常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内伤饮食、情志等。脾湿未化胃津已伤可能因过食生冷、劳倦过度等。 4. 病程长短:湿热病病程相对较长,病情缠绵。脾湿未化胃津已伤的病程则因人而异。 5. 治疗方法:湿热病常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等。脾湿未化胃津已伤则可能需健脾化湿、滋养胃津,如参苓白术散、益胃汤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总之,脾湿未化胃津已伤不一定就是湿热病,需要综合判断。若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4-12-18 05: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意见建议:在中医脾的功能之一是运化水湿,调节水液代谢,生理特点是喜燥恶湿。脾湿不化也就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津液积聚,导致胃津液不足,表现在外就是舌苔增厚发干。 建议可以吃点健脾胃的药物,也可以通过食补慢慢调养。
2013-12-23 10: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培培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在中医脾的功能之一是运化水湿,调节水液代谢,生理特点是喜燥恶湿。脾湿不化也就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津液积聚,导致胃津液不足,表现在外就是舌苔增厚发干。
2013-12-19 20: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