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永标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预防心理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社交关系、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培养积极的心态以及及时调整压力等。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2.维持健康的社交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沟通,参加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 3.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慢跑、瑜伽、游泳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4.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正面思考,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5.及时调整压力: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放松。 总之,预防心理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同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焦虑等不良情绪,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5-04-03 05:3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抑郁症患者应该多将自己的心思开阔起来,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这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的心理调控,这样的调控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这也是抑郁症患者自我治疗的一个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点,如果你的心情好了,抑郁症就能好了一大半。
2016-02-15 09:0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1.分析你自己的原因,分析你的环境.2.解决你的困恼!3.发展兴趣,充实生活.4.学习基本的心理知识,列如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克服挫折,如何开心等.你可以找些励志方面的书看看,.我强烈建议你看一个讲座,叫《保持阳光心态》,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你可以下载看看听听!
2016-02-15 05: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l.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4.保护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知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2016-02-15 04: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都是有关的,是没有办法预防的,只要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解决就会相对的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建议多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还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面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这样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可以以平常心面对,很好地度过困难。
2016-02-14 22: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