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新源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骨三科
-
骨质疏松可能会导致关节痛。这主要是由于骨密度降低、骨骼微结构破坏、肌肉力量减弱、关节软骨退变以及炎症反应等。 1. 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微小骨折,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2. 骨骼微结构破坏:骨小梁变薄、断裂,影响骨骼的支撑和负重能力,导致关节受力不均,引发疼痛。 3. 肌肉力量减弱: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稳定性变差,增加关节磨损和疼痛风险。 4. 关节软骨退变:骨质疏松可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软骨变薄、粗糙,引起关节疼痛。 5. 炎症反应:骨质疏松时,体内炎症因子增多,可能导致关节炎症,产生疼痛。 总之,骨质疏松与关节痛存在一定关联。如果出现关节疼痛并怀疑与骨质疏松有关,应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 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等,同时加强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
2025-03-24 15:5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骨质退行性改变性疾病,是指骨质的密度减低。大多与缺乏锻炼、缺钙、激素影响有关。骨质疏松多见于脊柱,主要表现是腰背酸痛不适,功能受限。有时骨质疏松也会影响到关节,造成关节的疼痛,运动功能受限。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是加强运动,适当补充钙剂。
2016-01-21 22: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