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冯颖青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影响血液流通,引起肢体或器官缺血。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 1.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容易沉积在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内皮,促使脂质沉积和血管平滑肌增生。 3.糖尿病:可导致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4.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动脉弹性降低,容易发生粥样硬化。 6.遗传因素:有家族病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肢体发凉、麻木、疼痛等,应及时就医,通过血管超声、CT 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预防病情进展。
2025-03-11 15: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