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 22 岁年轻人如何预防
糖尿病可以说是现在的常见病,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我曾祖母和婆婆是患此病而死的,但我妈妈现在40多岁还未患此病。所以想知道向我这种情况因该怎样预防此病。我现在22岁。毕竟防患于未然嘛。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延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预防糖尿病,可从饮食、运动、体重控制、定期检查、良好作息等方面入手。 1.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比例。 2.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 3.体重控制: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4.定期检查:每年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 5.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预防糖尿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2025-03-11 00: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四个要点: 第一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第二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第三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关于肥胖,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苹果型肥胖,体型像个苹果,是圆的,肚子特别大,四肢则较细,也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苹果型肥胖在男性较为常见,女性也有。另一种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这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当然还是以不胖为好。如果你有苹果型肥胖,腰围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最后一条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性的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热量摄入适当、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糖尿病人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异常感觉,一定要仔细检查,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的目的是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伤残和死亡率。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其要点。早期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疗的,甚至可被消除,功能恢复正常。中、晚期疗效不佳,乃至不可逆转。有效的防治能使病人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2016-01-10 14: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糖尿病不是遗传性疾病只有家族易感性,如果预防的好是可以避免的,建议通过饮食、运动等方便预防,不要暴饮暴食,规律饮食,多食蔬菜、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监测血糖。
2016-01-10 05: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但不是绝对的遗传,与遗传有关的是本身的体质。预防糖尿病要从饮食上注意低脂、低糖、低热量摄入,每顿饭控制在八成饱,多食用蔬菜,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几方面入手。要定期监测一下血糖。
2016-01-09 23: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对于你的情况,及时的查体是最好的方法。注意定期复查血糖,特别是空腹血糖,动态观察,一般可以较好的发现早期的血糖增高,同时注意适当避免过度的肥胖,减少脂肪等的摄入,积极锻炼。祝好。
2016-01-09 18:0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