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斌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两个月宝宝患小肠气,即腹股沟斜疝,需重视。原因有腹膜未闭、腹压增加等。治疗有手术等方法。日常要注意观察护理。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11-21 19:25
1.疾病原理:婴儿出生时腹膜窍状突未完全关闭,腹压增高时肠子易滑入阴囊。
2.症状表现:腹股沟或阴囊处出现可复性肿块,宝宝哭闹时明显。
3.检查诊断: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超声等可明确诊断。
4.治疗方法:多数需手术修补,少数可先观察。
5.日常护理:避免宝宝大哭、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6.注意事项:密切观察肿块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要重视宝宝小肠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并做好日常护理。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根据患者家长描述,考虑可能是腹股沟疝。小儿疝气有人统计,在胎儿出生前鞘突上端未萎缩闭合小儿,不一定都发生疝,其中有部分小儿腹股沟内环被肌肉维护得好,腹内压不大,因而可以不出现疝.这样,鞘突在前几个月可以自愈闭合,根据上述情况,腹膜鞘突的闭合,在出生后半年左右在继续进展,还有闭合的可能.有少数小型疝可以自愈,至于大型疝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婴儿,腹股沟疝自愈几乎是不可能的。鉴于患者年龄已一岁,建议到当地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
2015-12-15 11: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可能是腹股沟疝。小儿疝气有人统计,在胎儿出生前鞘突上端未萎缩闭合小儿,不一定都发生疝,其中有部分小儿腹股沟内环被肌肉维护得好,腹内压不大,因而可以不出现疝.这样,鞘突在前几个月可以自愈闭合,鉴于患者年龄不到一岁,目前不建议到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及疝修补术。
2015-12-15 08:2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小孩因为腹壁肌肉发育不良,在腹压增大的情况下如直立过久,啼哭,容易发生小肠气.只要它不是很严重比如发生嵌顿应该可以不用手术.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的逐渐发育,会可以得到好转的.平时可以给他扎疝带,并尽量减少可能引起腹压增加的刺激
2015-12-15 03: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