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为何治疗数月仍未痊愈?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我爸爸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时间今年6月份,无病史,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三级甲等)治疗将近3个月住院将近1个月,之后每周复诊,每周上千元的药费,水肿基本消退,现在只有脚腕部分有点水肿,使用激素治疗,我想请问为什么还不好?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肾病综合征治疗数月未痊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合并症、患者依从性、个体差异等。 1.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对治疗的反应不同。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而膜性肾病可能对激素反应不佳,常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2.治疗方案:激素的使用剂量、疗程是否恰当,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3.合并症:若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恢复。 4.患者依从性:患者是否严格遵循医嘱,包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规律作息、避免感染和劳累等。 5.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和恢复能力不同,这也会导致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的差异。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病情的缓解和康复。
2025-01-09 03: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为本病特征性改变。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每个系膜区系膜细胞在3个以上。系膜基质增多,重度病变系膜基质扩张压迫局部毛细血管襻,导致管腔狭窄,小动脉透明变性,部分可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可出现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血管一般正常。电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多,重症可见节段性系膜插入。系膜区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重度蛋白尿可见脏层上皮细胞肿胀及轻中不等的足突融合。系膜区可有IgG、IgM和(或)补体C3沉积。
2015-12-08 20: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肾病综合症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不一。所以,肾病综合症患者要积极预防肾病综合症状的发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断加强防御措施。如果并不积极治疗,就会使病情恶化。警告患者要谨慎对待肾病综合症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不一。指导意见:所以,肾病综合症患者要积极预防肾病综合症状的发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断加强防御措施。如果并不积极治疗,就会使病情恶化。警告患者要谨慎对待。
2015-12-08 17: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微小病变(MCNS):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偶见上皮细胞肿胀,轻微的系膜细胞增生。免疫荧光无阳性发现,偶可见微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沉积。电镜下足突广泛融合消失,伴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微绒毛形成,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是小儿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特征为局灶损害,影响少数肾小球(局灶)及肾小球的局部(节段)。起始于近髓质的肾小球受累,轻者仅累及数个毛细血管襻区,重者波及大部分肾小球,病变呈均匀一致的无细胞或细胞极少的透明变性物质,严重见球囊粘连。另一种为局灶性全肾小球硬化。受累肾单位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常萎缩,周围基质见细胞浸润,纤维化。电镜下显示大部分肾小球或全部肾小球足突融合,上皮细胞及其足突与基底膜脱离为本病早期病变,内皮细胞和系膜处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在硬化区见IgM及C3呈不规则、团状、结节状沉积。无病变的肾小球呈阴性或弥漫IgM、C3沉积,IgA、IgG少见。
2015-12-08 17:1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