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小肠痛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炎症感染、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肠道肿瘤、小肠血管病变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4-08-01 20:56
1.炎症感染:如肠炎,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检查方法有血常规、粪便常规及培养等。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肠易激综合征:常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诊断依靠症状及排除其他疾病,治疗以调整饮食、心理疏导及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为主。
3.肠梗阻:因肠道异物、肠粘连等导致。有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通过腹部 X 线、CT 等检查确诊,治疗可能包括胃肠减压、手术等。
4.肠道肿瘤:肿瘤细胞增生可引发疼痛。常有消瘦、贫血等。需做肠镜、病理活检明确,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等,常用化疗药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5.小肠血管病变:如缺血性肠病,与血管栓塞、痉挛有关。可出现剧烈腹痛。通过血管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改善循环、溶栓等。
小肠痛的原因多样,需要综合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小肠痛,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