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泉庆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男科
-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等。 1.嗜睡: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但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情感淡漠。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 4.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深昏迷则完全丧失意识。 5.谵妄:意识水平波动,伴有幻觉、错觉、精神运动性兴奋等。 意识障碍通常是大脑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09-27 06:5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即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障碍医学的定又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个体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受累。是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抑制状态,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不同抑制程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障碍水平。表现为累及到感知觉的清晰度和正确性,累及铭记和回忆,累及思维的连贯性和理解判断能力,累及情感和定向行为等;出现定向障碍(周围和自我),感知歪曲,言语思维改变或紊乱,注意不集中,记忆、智能不能或紊乱,情绪行为不稳性运动性紊乱性兴奋抑制,醒后往往有部分或完全遗忘。病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以器质性(包括躯体疾病所致)意识障碍更为常见。将它归为神经精神病学坤经心理症状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