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章林海 主治医师
浙江萧山医院
三级乙等
耳鼻咽喉科
-
流鼻涕、咽喉肿疼可能是感冒、咽喉炎等引起。可艾灸大椎穴、风池穴、合谷穴、肺俞穴、足三里穴等来缓解,同时要注意艾灸的操作规范。 1.大椎穴:位于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有助于振奋阳气,增强人体抵抗力。 2.风池穴: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可疏风解表,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3.合谷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能调节气血,对缓解咽喉肿痛有一定作用。 4.肺俞穴:在脊柱区,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艾灸肺俞穴可补肺益气,改善呼吸道症状。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能调节脾胃,增强机体免疫力。 艾灸对于流鼻涕、咽喉肿疼有一定的辅助缓解作用,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09-27 04:5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