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洪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心理科
-
有自残倾向的原因通常包括心理压力、情绪调节障碍、创伤经历、精神疾病、不良家庭环境等。 1. 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会使人产生无法承受之感,从而通过自残来释放压力。 2. 情绪调节障碍:有些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当负面情绪积累时,自残成为一种错误的宣泄途径。 3. 创伤经历:曾经遭受过身体或心理上的创伤,如虐待、性侵等,可能会在潜意识中留下阴影,导致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痛苦。 4. 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常伴有自残行为。 5. 不良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会让个体缺乏关爱和支持,增加自残的可能性。 应对方面,可采用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有自残倾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十分重要。一旦发现有相关倾向,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综合治疗改善情况。
2025-05-08 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