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庆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在发病机制、症状、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8-07-20 18:58
1.发病机制:肾性高血压由肾实质病变引起,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血管性高血压因肾动脉狭窄等血管问题所致。
2.症状表现:两者都可能有头痛、头晕,但肾血管性高血压进展可能更快。
3.检查方法:都需测量血压、检查肾功能,肾血管性高血压还常做肾动脉造影。
4.治疗方式:肾性高血压多采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缬沙坦等;肾血管性高血压可能需介入治疗或手术。
5.预后情况:肾性高血压控制难度较大;肾血管性高血压若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总之,这两种高血压虽然不同,但都需重视,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