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微微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确实可能引发贫血。这是因为胃部的功能受损影响了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铁质和维生素B12,这两种营养素对于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8-01-02 16:38
1. 营养不良性贫血:当胃功能下降,食物中的铁质吸收减少,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2. 维生素B12缺乏:慢性胃病可能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进而引发恶性贫血。
3. 消化吸收障碍:胃部疾病可能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进一步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4. 慢性失血:某些慢性胃病,如胃溃疡,可能导致慢性少量出血,长期下来可引起贫血。
5. 其他因素:胃部不适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摄入不足也会加重贫血状况。
因此,对于胃部持续不适的患者,应重视可能的贫血风险。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检查等诊断手段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同时治疗胃部疾病,以改善贫血状况。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