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郑方英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常见症状有贫血、出血、感染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7-11-23 23:38
1.病因:可能与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
2.症状: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皮肤瘀点瘀斑、发热、鼻出血等。
3.检查:血常规可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穿刺及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促造血治疗可用雄激素,如司坦唑醇;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一种方法。
5.预防: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预防病毒感染,增强自身免疫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以改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