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维生素 D 中毒症的发生通常与摄入过量维生素 D、机体对维生素 D 敏感性增加、某些疾病影响、药物因素以及补充方式不当等有关。 1. 摄入过量维生素 D: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D 制剂,如维生素 D2 软胶囊、维生素 D3 滴剂等,超过机体的耐受量。 2. 机体对维生素 D 敏感性增加:个体差异导致部分人对正常剂量的维生素 D 也会产生过度反应。 3. 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影响维生素 D 的代谢,增加中毒风险。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维生素 D 的代谢,如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5. 补充方式不当:不遵循医嘱,自行盲目补充维生素 D,或者同时使用多种含维生素 D 的保健品。 总之,维生素 D 虽然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但补充时一定要遵循科学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中毒。
2024-10-21 17: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谭荣韶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营养科
-
导致维生素D中毒症的因素有:1、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 缺乏病以及未全面分析患儿佝偻病的诊断及其轻重程度,甚至仅因多汗一个症状或枕秃、郝氏沟等一个体征,就给以大剂量突击治疗。2、维生素D预防剂量过大,每日摄入量过多,或在数月内反复肌注大剂量的维生素 D;3、误将其他代谢性骨骼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病而长期给予以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4、维生素D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小儿每日服用2万~5万IU,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每日服用4000IU,连续1~3个月即可中毒。
2024-10-22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