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伴多种症状,艾灸部位可否增加及顺序怎样?
我脾胃虚寒、口干、便干、耳鸣、偶尔腰酸,现在正在艾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涌泉,几天后,背部有点怕冷,现在可否加上大椎、至阳、腰阳关一起艾灸?另外,是不是可以先灸背部,再灸腹部?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咏竹 住院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治未病中心
-
脾胃虚寒且有口干、便干、耳鸣、偶尔腰酸等症状,在艾灸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涌泉后背部怕冷,考虑增加大椎、至阳、腰阳关艾灸是可行的,艾灸顺序也有讲究。 1. 艾灸部位增加:大椎穴可振奋阳气、至阳穴能调理背部气血、腰阳关能强腰膝。这几个穴位对于缓解背部怕冷等症状有帮助。 2. 艾灸顺序:一般先灸背部再灸腹部较好。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先阳后阴符合中医的阴阳理论。 3. 脾胃虚寒原理: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导致脾阳受损,脾胃功能失调。 4. 注意事项: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艾灸后避免着凉,适当休息。 5. 生活调理:饮食上多吃温热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避免生冷油腻。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综合调理,包括艾灸、生活方式改变等,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寒及相关症状。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4-03 06: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放心吧,只要你正确的艾灸保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阳虚一般多还是选取至阳、腰阳关、关元来艾灸治疗,平时注意适当多去户外活动调节,你阳虚症状就能逐渐缓解了
2016-02-14 11: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的情况主要是胃肠功能失调。可以去尝试针灸。建议同时用点中药调理,主要是生津润肠通便。可以先服用几天“麻仁丸”,等大便通畅几天后每天早晚服用蜂蜜水,再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或许可以改善。医生询问:请问您多大年纪?身体其他情况怎么样?
2016-02-14 10: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的,艾灸不分先后,可以先灸背部,也可以先灸腹部。
2016-02-14 08:5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如果针对脾胃虚寒和脾肾阳虚型的话,艾灸是很好的调理方法。可以灸背部的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差不多两厘米的样子。推荐给你另外几个好穴位:中脘、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这些穴位都是保健最常用的穴位,对虚寒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灸法相对温热,可能会加重口干的情况,如果出现加重的情况就建议停止,等消失后可再次继续。谢谢,祝您健康!
2016-02-14 08: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