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洪鑫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
走 52 公里山路后踝关节肿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过度劳累、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炎症反应、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等。 1. 过度劳累:长时间行走,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导致组织疲劳和轻微损伤,引起肿胀。 2. 肌肉拉伤:山路行走时,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可能过度拉伸或收缩,造成拉伤,引发肿胀。 3. 关节损伤:山路崎岖不平,容易导致踝关节的软骨、韧带等结构受损,出现肿胀。 4. 炎症反应:反复的摩擦和刺激可能引发局部炎症,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踝关节肿胀。 5.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行走,下肢肌肉持续收缩,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血液淤积在踝关节处,引起肿胀。 一般来说,走 52 公里山路后踝关节肿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如果肿胀持续不消退、疼痛加剧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同时,在进行长距离行走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护措施。
2025-04-02 21:2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长时间站立行走因重力的作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或阻力增加,会引起下肢软组织水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经适当休息,局部热敷,有两三天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建议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2016-01-31 00: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