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囊性暗区多年变化,经常疼痛怎么办?
主要症状:以前有点痛,现在经常痛了.发病时间:化验检查结果:09年的:双肾轮廓清晰,形态大小正常,双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实质回声均匀.右肾内探及一大小约2.3*2.0CM囊性暗区,边界清.CDFI:未见异常反射.08年的:双肾轮廓清晰,形态大小正常.双肾皮髓质分界清,双肾各见一囊性暗区,右侧大小约1.5CM,左侧大小约0.8CM.07年的:双肾形态大小正常,肾皮质回声未见明显整强肾窦回声未见明显分离,右肾内见17*17MM囊性暗区,边界清,内液清,左肾内见二个囊性暗区,边界清,内液清,较大一个为9*10MM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振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双肾囊性暗区多年来有变化且出现疼痛,可能与囊肿增大、感染、囊内压力变化、肾脏结构改变、周围组织受影响等有关。 1. 囊肿增大:随着时间推移,囊肿体积逐渐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疼痛。 2. 感染:囊肿内部或周围发生感染,炎症刺激导致疼痛。 3. 囊内压力变化:囊液增多或其他原因导致囊内压力改变,也会引发疼痛。 4. 肾脏结构改变:长期存在的囊肿可能影响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产生疼痛。 5. 周围组织受影响:囊肿可能对周边的血管、输尿管等组织造成挤压,从而引起疼痛。 总之,双肾囊性暗区出现疼痛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3-20 04: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肾囊肿引起的症状你的情况我建议你先服用活血止痛将囊,不行的话我建议你尽快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佳你的情况我建议你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量参加锻炼,祝你早日康复
2016-01-19 18: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肾囊肿是良性的,囊肿体积在4厘米之内,如无明显症状,可暂不处理;体积在4厘米可选择穿刺抽液或微创手术处理;若为多发就不适合外科治疗,因为大的囊肿去除后小囊肿会失去周围的压力而迅速长大,只可应用中药活性物质经皮肤渗透直接作用于肾脏,扩张肾脏血管,增加肾脏的血流灌注,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加速囊液的自行吸收.因为现在经常痛,建议吃中药缓解.
2016-01-19 15:2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如果没有影响,可以复查看看.如果有影响,建议手术治疗,应该没有严重问题的,也可以应用中药看看,
2016-01-19 07: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目前西医除了对症治疗外,最后就是切除肾,尚无良策的情况下,中医在治疗此病上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肾囊肿病人来说,小的囊肿不影响到正常的肾脏功能一般无需治疗.但是这个要因人因环境等因素而异,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现时适当的吃些中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防患于未然.如果囊肿在增长,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人体的正常功能了,出现了化验异常和突出的临床症状,哪就得好好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出现好多合并症或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去.中医在这个病的治疗上因每个大夫的水平不同,疗效千差万别,依我们治疗这种病近四十年和经验,一般情况下如果囊肿在4厘米以下通过服中药可能使其慢慢的缩小,小点的囊肿大部分可以消失.一般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治疗时间.如果肾功能受损了,在用中药治疗囊肿时可以同时用药恢复肾功能.肾囊肿的饮食疗法 1.要注意过咸类不吃(包括腌制类),辛辣刺激类不吃(包括辣椒,酒类,虾,蟹等),被污染的不吃(包括腐烂变质的,剩饭剩菜等),烧烤类不吃,而肾功能不全或发生尿毒症者还应注意豆类及其制品不吃,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食品,油腻类食品等. 2.水的摄入:各种肾脏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程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在轻度肾衰时,由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从肾脏排出,因此,肾脏病如无明显的水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特别提醒的是那些慢性肾衰的病人,不要认为肾衰就得严格限制水分,如果过分限水反易加重肾功能恶化. 3.食盐的摄入:控制食盐时,根据病人病情和肾功能程度作调整,并非所有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都要严格限盐. 4.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腹部创伤,肾脏肿大比较明显时宜用吊带代替腰带,以免引起囊肿破裂;一般半年复查一次(包括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避免一切肾毒性药物;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作B超检查. 5.讲营养肾囊肿患者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 6.不偏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牛奶,鱼虾等均可食用.
2016-01-19 07: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