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占娟 主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
您好,你这很有可能是眩晕证,不过不能确定,有可能是内耳迷路的问题。不过也有可能是大脑神经的问题。你这个情况,你眩晕的时候是否有耳鸣,恶心是干恶,还是能吐出来东西。我建议你去医院耳鼻喉科,看看,再去做个脑部的CT。那样才能找出更准确的原因,祝健康,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2018-11-22 15:17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您好,眩晕产生的原因比较多,血管性,神经源性以及内耳等均可导致,治疗需明确原因后对症处理.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表现为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眩晕也是是病人普通的一种自我体验,大约3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眩晕的体验.能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不一.按照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假性眩晕”和“真性眩晕”两大类,按照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占70%,是由内耳病变,耳石沉积,或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此外,直立性低血压是心血管反射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直立位是血压低而不能满足脑供血需求,导致头晕不适,但卧位一般不会出现头晕症状.比较常见的眩晕如良性位置性眩晕,是内耳耳石沉积,当体位,头位迅速变动时刺激毛细胞造成眩晕,恶心,呕吐等,可采用体位疗法治疗.-建议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2016-01-17 18:2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这种病应该是脑供血不足........平时要多运动.我以前就有这种毛病,吃点清眩丸
2016-01-17 18:0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西医的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病,药物中毒,晕动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眩晕.轻者眩晕转眼即消失,重者眼前物体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伴见恶心呕吐,出冷汗,手抖面白等症状.眩晕是常见病特别容易发生在体胖,体差者及老年人身上.祖国医学将眩晕大致归为气虚肾亏的虚证和痰阻瘀结于头窍的实证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头脑不清,体乏无力,稍动气短,腰酸脚软,怕冷,胃口差.后者表现为头沉重,肢体无力,唇色暗紫,舌底血管粗紫,舌苔厚腻,以及头部外伤后遗诸症.自疗注意事项(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差者可提高身体素质,体胖者可增强气血运行,加速排泄水湿痰饮.(2)饮食宜素净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酒,浓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3)冬瓜,萝卜,芋艿,慈菇,海蜇,泥鳅,地栗,赤小豆,米仁具有化痰结,利水湿的作用,可以选作辅助治疗.(4)不要过多饮水,也不要吃公鸡,羊头,猪头,鲨鱼等发物.(5)发作期宜卧床休息,防止起立跌倒受伤.减少头部转动.(6)卧室光线宜昏暗,环境要安静.(7)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半夏天麻丸,每服6-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2)脑力清丸,每次10粒,每日2次,温水吞服.用于口苦善怒,血压偏高者.(3)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4)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以上(1),(2)方适合体弱年老者.(3)方补肾利水,(4)方补气健脾化湿,二者可以合用.2.验方自疗法(1)向日葵根(切片)50克,煎汤服.(2)仙鹤草60克,水煎代茶.用于体乏不耐劳作者.(3)赤芍12克,川芎10枚,刘寄奴15克,葛根15克,钩藤12克,桃仁9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头受伤后痰瘀阻塞头窍者.3.饮食自疗法(1)老母鸡1只,天麻5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药(另包)塞入鸡肚内,加调料煮熟.去药食鸡喝汤.(2)芋艿50克,陈皮10克,桂花2克,糖适量.烧制成甜羹食用.(3)喜蛋(未孵化蛋),每次1只,每日2次煮食.(4)葱白7-10根,大枣15枚,白糖少许.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过滤去渣加入白糖,临睡前1次服完.依病情连服数日.本方生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引起的眩晕.(5)生姜1片,灶心土及荷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本方可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目眩.(6)生姜6克,黄柏10克,地骨皮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本方主治内耳性眩晕.4.外治自疗法防风10克,半夏10克,丁香6克,肉桂6克,苍术10克,白芥子6克,共研成粉.取少量拌以生姜汁,敷于脐眼和两耳耳尖上方,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避免误诊外感后出现眩晕,可能是并发了前庭神经原炎.不可采用上述方法,应去医院确诊治疗.眩晕伴见血压升高者,不可仅治眩晕,应以治血压为主.转动头颈引发眩晕者,应检查是否有颈椎疾病.眩晕突然发生(无过去病史),并伴见呕吐,手脚麻木,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延误治疗,因可能为脑血管栓塞形成,应即送医院治疗.
2016-01-17 10: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种症状一般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者内耳眩晕引起的.建议尽快到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需要坐一下血脂及胆固醇的检查看一下是否有异常,再者还应该做一下脑部的检查,看一下是否有症状出现,然后做一下内耳的检查确诊一下尽快对症治疗应该很快可以治愈的.尽量注意饮食的情况及睡眠的情况.
2016-01-17 09: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西医的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病,药物中毒,晕动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眩晕.轻者眩晕转眼即消失,重者眼前物体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伴见恶心呕吐,出冷汗,手抖面白等症状.眩晕是常见病特别容易发生在体胖,体差者及老年人身上.祖国医学将眩晕大致归为气虚肾亏的虚证和痰阻瘀结于头窍的实证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头脑不清,体乏无力,稍动气短,腰酸脚软,怕冷,胃口差.后者表现为头沉重,肢体无力,唇色暗紫,舌底血管粗紫,舌苔厚腻,以及头部外伤后遗诸症.1.成药自疗法(1)半夏天麻丸,每服6-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2)脑力清丸,每次10粒,每日2次,温水吞服.用于口苦善怒,血压偏高者.(3)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4)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以上(1),(2)方适合体弱年老者.(3)方补肾利水,(4)方补气健脾化湿,二者可以合用.2.验方自疗法(1)向日葵根(切片)50克,煎汤服.(2)仙鹤草60克,水煎代茶.用于体乏不耐劳作者.(3)赤芍12克,川芎10枚,刘寄奴15克,葛根15克,钩藤12克,桃仁9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于头受伤后痰瘀阻塞头窍者.
2016-01-17 09: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