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与脾间多个囊性肿块应如何应对
没什么效果。后去县医院做了B超。尿检。尿检正常,B超如下:双肾:肾与脾之间多个类圆形囊性肿块,最大约29MM*28MM囊壁光滑,透声性好,后方回声增强,左肾窦未见分离性液性暗区,内未见团状强回声。右肾形态大小正常。肾窦未见分离性液性暗区,内未见团状强回声。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壁光滑,内未见强回声。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恩超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双肾与脾之间出现多个类圆形囊性肿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因素、感染、创伤、肿瘤等。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先天性因素:部分人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囊性肿块形成。这种情况如果肿块较小且无明显症状,通常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变化即可。 2.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形成囊性肿块。需明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3.创伤:肾脏或脾脏受到外力损伤,可能出现囊性病变。轻度创伤可保守治疗,严重时可能需手术处理。 4.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表现为囊性肿块。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或观察;恶性肿瘤则需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5.其他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紊乱等也可能导致。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总之,发现双肾与脾之间的囊性肿块后,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2025-03-07 02:0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年轻女性,主要症状是脚部和脸部水肿,乏力,这种情况还是需要首先考虑是肾源性病变可能性大,注意进行积极的检查。1首先,你的泌尿系彩超检查是说明肾脏囊肿性病变,这种病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严重的病变发展,注意随诊观察就可以的。2你的这种脸部和脚部水肿,尤其需要注意看看肾脏的病变,常见是肾炎,需要检查尿常规明确有无尿蛋白,肾脏功能检查有无肾脏功能减低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同时明确下相关的抗体水平,有问题及时咨询,祝你健康。
2016-01-07 06:2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肾囊肿可引起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肾功能减退会引起水肿,去医院挂泌尿科。医生询问: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
2016-01-07 05: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临床常见的肾囊肿有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三种。肾囊肿可由X线造影、肾脏B超、CT、核素扫描检出。小的肾囊肿多无异常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如出现腰腹部疼痛、腹部肿块、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表现,需尽早规范治疗,防止囊肿不断增大而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2016-01-06 18: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不排除的,你好,肾囊肿有两种。第一种是肾脏内发生单独一个充满液体的囊,发生的原因不明。这种囊肿经过数年发展,慢慢地长大,但不可能造成问题,除非囊壁上发生癌变。单一囊肿的情形很少发生。另一种囊肿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名叫多囊肾。患多囊肾病时,两侧肾脏都会发生许多大小不同的囊肿。多囊肾病通常不具破坏性,不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建议小的囊肿可以采取中药调理,通过口服中药使囊液自行吸收,囊肿缩小.囊肿超过5厘米可以采取囊肿穿刺术治疗。建议定期去医院复查病情和肾功能。
2016-01-06 11:1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