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脚肿、贫血、高血压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但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需综合考虑,药物选择多样。 1.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等。脚肿可能与肾脏受累或蛋白代谢异常有关,贫血是由于骨髓瘤细胞抑制正常造血,高血压可能是肾损害的表现之一。 2.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和活检、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等)。 3. 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硼替佐米、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免疫调节剂,以及环磷酰胺、阿霉素等传统化疗药物。还可能用到蛋白酶体抑制剂。 4. 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5. 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 出现脚肿、贫血、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02-18 11: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首先是需要问一下是不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如果是确实有这个疾病,那么治疗起来就是就是需要进行马法兰和地塞米松化疗的。脚肿的问题是很多的,可能是心脏的问题,也可以是肝肾的问题。不见得是多发性骨髓瘤表现的。
2015-12-22 16: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从表现来看还是贫血引起的浮肿,目前来看不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建议先做骨髓穿刺检查确定,既可以知道贫血原因,又可以确定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高血压吃降压药物就可以了,首选的药物就是硝苯地平缓释片,
2015-12-22 14: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浸润表现。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贫血和出血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其他症状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2015-12-22 00: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1、骨癌患者早期会在骨的表面出现一个硬的肿块,有痛或不痛的症状。2、骨癌患者早期会出现骨和关节疼痛或肿胀,经常在夜间疼痛感加强且不一定与活动有关;疼痛可以是持续钝痛或只在受压时感到疼痛。3、骨癌患者早期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4、骨癌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这种状况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而良性骨癌通常无疼痛症状。5、骨癌患者早期有持续且难以解释的背痛。可能只是患背部疾病或背痛。6、骨癌患者早期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无明显原因。在骨折被治疗后应检查有无骨肉瘤或骨质疏松症。7、骨癌患者早期的肢体远端会有麻木感,因压迫神经血管。总的来说骨癌的早期症状就是这些,老是喊骨头痛的话身体肯定是出现了问题,平时也可以用一些温和一点的中药调节免疫力,增加身体的耐受力,临床患者反映含量为16%左右的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使人的免疫屏障系统发挥最大功能,又在防止癌症、止痛、止吐、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015-12-21 23: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在美国位于血液肿瘤的第2位。中位发病年龄65岁。目前本病仍然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用标准化疗缓解率为50%一65%,诱导的中位缓解期不超过18个月,临床疾病期平均仅持续3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36个月。5%的患者能够完全缓解,5%的患者能够生存10一15年。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近年来,包括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硼替唑米的新药联合方案及适血干细胞移植使初治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甚至于高达60%,5年生存率提高到5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