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痛经能治好吗、
我痛经26年了、今年40岁、两个小孩、以前检查过。没发现什么、中医、西医都治疗过、不见好、还疼得要命、每次来吃芬必得止痛、请问有什么好办法。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龙腾飞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患者你好,痛经的原因非常复杂,建议你还是应该到医院去看看医生,常见的是妇科炎症和子宫腺肌症,检查清楚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处理。而且一定注意月经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触冷水和洗冷水脚,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可以试试红糖水,红糖性温。有温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脉,帮助月经排除的作用。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9-01-24 16:01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痛经可分为两种;原发性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等。其中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等症引起。临床上,可利用维生素b6促进镁离子(mg++)透过细胞膜,增加胞浆内mg++浓度之作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每日量200mg,4周后可见红细胞镁含量显著增加。亦可与镁—氨基酸螯合物合用,每种各100mg,日服2次,治疗4~6个月,痛经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呈进行性下降。
2015-12-15 04:5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2015-12-15 04:2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物调理3计①忌吃辣: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鸡汤、榴莲及辛辣调味品等,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②莫贪凉:肠胃功能不佳的女性,经前和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绿豆、黄瓜、荸荠、柚、橙子等,以免痛经加重。
2015-12-15 02: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如:(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7)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痛经的主要原因。因为大量前列腺素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以引起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子宫缺血、缺氧而产生较剧烈的疼痛,所以有痛经。同样,大量前列腺素也可引起胃肠道的肌肉收缩,所以痛经的妇女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建议你到医院妇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引起痛经的原因,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
2015-12-14 21: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秀丽 主治医师
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他
妇科
-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按摩疗法 (一)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二)治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三)温通经络,治疗痛经 用扶阳罐温灸关元[1] 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承浆、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 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共治182例,临床痊愈148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4%[
2015-12-14 13:5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