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脾虚湿热下注时,可选用一些既能健脾又不会增加内热的中药,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芡实等。 1.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能改善脾虚所致的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2.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常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泄泻等。 3.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对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4.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 5.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以上中药对于脾虚湿热下注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使用时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025-01-13 19:3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参芪白术丸性温,最好是不要同时服用了。在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注意饮食卫生。
2015-12-13 12: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您好;你描述的情况可以同时用药来调理,健脾和去湿热可以同时用。黄芩可以去湿热,可以配合茯苓,山药,白术等来用药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2015-12-13 06: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应该健脾与祛湿热同时进行,中医处方调理。应该健脾与祛湿热同时进行,中医处方调理。
2015-12-13 05: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015-12-13 00:0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