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夏虎 主治医师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小儿心血管内科
-
你好,中医认为气血亏虚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一般药物很难根治,建议采用传统中药白鱼膘、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各、红花、桃仁、紫云英、鲜罗勒、石楠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
2015-12-09 11:0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月经来潮时出现痛经、腹痛、全身酸软、呕吐、脸色发白冒冷汗、经血颜色深伴血块等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精神因素、生活习惯不良、遗传因素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会引起子宫收缩过强,导致痛经。 2.子宫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器质性病变,会影响子宫正常功能,引发严重痛经。 3.精神因素: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加重痛经。 4.生活习惯不良:经期受寒、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痛经。 5.遗传因素:部分女性由于遗传,本身就对疼痛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痛经。 总之,痛经严重且伴有多种不适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经期保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2025-01-09 10:3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的.但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也可以加重痛经的症状.因此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然后再考虑治疗问题。
2015-12-10 02:5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您好:痛经的注意事项及治疗?通过病史及全身、局部检查,寻找可能引起痛经的病因后,作如下处理: (一)一般处理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为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于经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扬酸0.3g,或甲氯灭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显效。 (三)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四)性激素治疗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 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五)止痛解痉 下腹置热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吗啡等,以防成瘾。 (六)对症治疗 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治疗痛经验方1、玄灵止痛汤: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1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0-20克,为主方。气滞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叶、吴茱萸各10-15克;血热挟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栀子、黄芩各10-20克;气血虚挟滞型主方加黄芪、党参、熟地各10-20克。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每次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2、加位少腹逐瘀汤:当归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没药6克炒蒲黄10克灵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泽兰10克。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去瘀,温经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本方水煎内服,忌食生冷。3、甘橘调经饮:干松10克蚕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叶6克此方主要功效:行气、舒肝,活血、调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本方宜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7天。4、归芍棱乌萸草汤:当归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乌药、山茱萸各9克。阴虚血滞去乌药,加生地、丹皮、沙参;阳虚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红花;肝肾亏损加狗脊、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便溏加茯苓、炒白术;呕吐畏寒肢冷加吴茱萸、生姜;口苦心烦加竹茹、栀子。于经前3日开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至经净;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2015-12-09 17: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痛经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您首先要检查是否是继发性痛经,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您没有,可以吃乌鸡白凤丸调节,从中医角度是不通则痛。
2015-12-09 12:2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