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肺动脉高压伴瓣膜关闭不全如何缓解
我有一亲人,患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达到我有一亲人,患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达到80mmhg,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一到晚上就心悸、气喘,特别难受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肺动脉高压伴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夜间心悸气喘,需要从疾病原理、症状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手段、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应对。 1. 疾病原理:肺动脉高压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影响心肺功能。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反流,加重心肺负担。 2. 症状表现:除了心悸气喘,还可能有乏力、头晕、水肿等。 3. 检查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 X 线等,以明确病情程度。 4.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如波生坦、安立生坦、*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日常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总之,肺动脉高压伴瓣膜关闭不全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2024-12-16 14: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的资料很明确,就是换了瓣膜病了,这种肺动脉高压是由于瓣膜病导致的建议你做心脏手术,行瓣膜的置换术,同时需要做三尖瓣的成形术,你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心脏的“门”坏了,导致的血液的反流而引起的,治疗的最近手段就是做手术,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大部分的病人都获得了治愈。建议尽早去有条件的医院的心脏外科去治疗。
2015-12-07 06: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肺动脉高压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3.33kPa(25mmHg)或运动时>4kPa(30mmHg)者。由于肺血管阻力为肺动脉平均压和肺静脉平均压之差与肺血流量之比,即肺动脉平均压为肺静脉平均压加上肺血管阻力与肺血流量乘积之和,因此凡引起肺静脉压、肺血流量和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因素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包括: 1、适当调整日常体力活动。目前尚不清楚体力活动能否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但患者体力活动强度应以不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和胸痛)为宜,活动应避免在餐后、气温过高及过低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日常活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症状发生。 2、避免到高海拔地区。低氧能够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收缩,海拔1500米到2000米为轻度低压性低氧区,因此,应建议患者避免到此类地区。商业飞机上的环境类似于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状态,应建议患者乘坐时吸氧。 3、预防感染。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且耐受性差,肺炎占总死亡原因的7%,因此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推荐使用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采用静脉导管持续给予前列环素的患者,若出现持续发热,应警惕导管途径的感染。4、育龄妇女应采取适宜方法避孕。尽管有IPAH患者成功怀孕、分娩的报道,但通常怀孕和分娩会使患者病情恶化、导致死亡,其中重度肺血管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50%,故指南强烈推荐,育龄期妇女都应采取适宜的方法避孕,若怀孕应及时终止妊娠。对于何种避孕方法是最佳选择,目前尚无确切定论,若采用激素药物避孕,应考虑到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绝经期妇女是否应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尚不明确。指南建议仅在症状无法耐受的情况下使用激素,并考虑加用抗凝剂。 5、血红蛋白水平。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耐受性很差,即使轻度贫血也应及时处理。另一方面,长期处于低氧血症患者(如存在右向左分流)往往出现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升高。当患者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伴有红细胞比积超过65%时,可考虑放血疗法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向组织释放氧的能力。 6、心理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年龄中位数为40岁),因体力活动受限而打乱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而且常受到一些来自非专业人员有关此病不正确信息的影响,所以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因此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与家属配合积极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接受心理医师的治疗。 7、药物治疗包括有口服抗凝剂、利尿剂、吸氧、洋地黄类药物、多巴胺、钙通道阻滞剂、合成的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等。 8、择期手术包括房间隔球囊造口术(介入手术)和肺移植。注意事项1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规律生活,按时作息,不要通宵达旦地看电视,使生物钟保持好节律; 3情绪稳定,不大喜大悲,娱乐要有节制; 4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不吃太油腻的食物; 5不要讳病忌医,身体不舒服,不愿跑医院,总想过了年再说,这是不可取的,现在年假长,容易延误病情,所以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就诊
2015-12-06 20: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