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过早搏动,症状多样,危险程度因个体和早搏类型而异。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早搏的危险程度取决于早搏的频率、起源部位、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等。 1. 症状表现:心悸是常见感受,即自觉心跳异常;胸闷可能伴随呼吸不畅;头晕时会感到头部昏沉;乏力则使身体容易疲劳。 2. 早搏类型:房性早搏症状相对较轻;室性早搏可能更严重,尤其频发时。 3. 频率影响:偶发早搏症状多不明显;频发早搏易引起明显不适。 4. 合并疾病:若合并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早搏可能加重病情。 5. 危险后果:严重早搏可诱发心律失常,如室颤;长期频发早搏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总之,心脏早搏的症状和危险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或采取射频消融术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紧张、吸烟、饮酒等诱因。
2024-12-18 14:2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祝刚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分析 早博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博,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
2013-12-31 2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