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营养饮食 > 营养指导 > 营养搭配 > 正文
头痛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同类疾病:偏头痛头风病紧张性头痛精神疾病头痛器质性头痛

三九天的饮食养生

2010-01-07 09:44:37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自然界的萧条景象容易让人们想到将养生息,惦记着给自己补补身子什么的。 

    饮好两头水

    饮水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还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手段,尤其是在一早一晚──

    冬季,因气候寒冷,活动量相对减少,机体失水量较少,一些老年人便少饮甚至不饮水,有的只是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这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一旦出现渴感就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出现轻度脱水,对身体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冬季,老年人应保持经常饮水的良好习惯,每天有规律地分段定时饮足适量的水,尤其是要饮好“两头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应各饮一大杯水,这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1、水对人体多重要

    水在人体内起“润滑”作用。缺水会使关节、脏器及组织细胞相互间的“摩擦”增大,诱发相关疾病。呼吸需要水的作用。肺只有在湿润的情况下,方能顺利地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体内“供水”不足,呼吸就要受影响。

    水有助于代谢体内毒素。人体各脏器细胞内的水每隔几天就得更新一次,如果摄入的水量不足 ,不能及时进行水更新,会致使代谢产物不能排出而影响细胞水的洁净。代谢毒物淤积在体内的相关组织中,就会造成细胞的水“污染” ,进而损害细胞并导致疾病发生,甚至会产生癌变。

    2、体内缺水有哪些害

    不少老年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发生或症状的加重,都与体内水分不足有关。这主要是老年人因为机体自然衰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呈退化之势,如果体内缺水,不仅会加速衰老进程,还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如皮肤皱缩,肌肉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生滞留,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机体不适,如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乏力等,并能诱发各种病变。

    3、早晚补水大有好处

    人在一夜的睡眠中,由于出汗和尿液的排放,早晨起床时,体内缺乏水分;睡眠时由于血流量不足,血管会变得细小。早晨胃肠道已被排空,此时喝上一大杯水,能很快被吸收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起到稀释作用,从而对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一次“内部洗涤” ,增强肝脏的排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另外,血液浓度降低,又可促进血液正常循环,有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死。

    睡中猝死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死因,这主要是由于心脑梗塞容易在血液黏稠时发生。当人熟睡时,特别是在冬季,往往将被子捂得较为严实,由于体内水分的流失,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而致死亡。睡前喝上一杯水,可缓解机体的缺水状况,保持血管的畅通。夜间醒来时也可视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水分,有利于减少脑梗塞的危险。

    养精蓄锐重在“闭藏”

    冬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尤其要注意保养。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详细记载:“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话阐述了冬季生活起居及精神调摄的原则。

    生活起居

    强调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所以,提醒平时习惯早起外出运动的老年朋友,在隆冬季节里,应待阳光出现,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受寒,或发生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发作等意外。

    精神调摄

    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明确指出:“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冬季调养精神,除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外,积极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或是养花种草、节假日结伴郊游、爬山等,也会让人精神愉悦 ,身心健康。

${FDPageBreak}

    冬令进补三春打虎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

    抓紧进补时间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

    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 ,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 ,冬补三九”的说法。

    把握进补原则

    需要提醒的是,进补前要先辨明体质的“寒热”属性,再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寒性”体质者适合“热补” ,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冬虫夏草等;“虚热”体质者适合“平补” ,如沙参、麦冬、石斛、百合、银耳等。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患者不宜进补,这类患者体质多属热性,进补于病情不利;肠胃机能不好的人,也要先把肠胃功能调节好再进补,否则不但不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选好进补食物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具备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这类蔬菜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 (维生素B_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润肺生津的食物也要多吃些。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 ,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秋冬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鳝鱼、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花生: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喝,或水煮食用。花生不宜炒吃 ,因消化吸收不好。

    红枣:秋冬食红枣是滋阳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吴燕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三九”养生正当时

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在忙碌的都市里,虽然没有谁会专门为了“小寒”而庆贺,但饭总是要吃、汤总是要喝的。先人们说:三九补一……详细>>

饮食养生每天应吃够“三四五”

最普通的食物,若能坚持吃,效果也不同凡响。每天坚持吃三个核桃、四个桂圆、五颗红枣对身体大有裨益。详细>>

中秋饮食养生:必知九大养生菜与九个禁忌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会皮肤……详细>>

冬季饮食养生御寒的五秘方

天越来越冷,眼看着窗外的飞雪,出门说话时都已经能看到白色的“哈气”了。随着天气变化,很多小毛病也随之而来,比如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经常……详细>>

女性清火养生饮食诀窍

一有工作压力或生活不规律,就非常容易“上火”。除了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外,还应该注意食用一些“清火”的食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详细>>

  • 卓文燕

  • 刘茂才

  • 徐评议

  • 蒋海山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