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生活不规律年轻人易得冠心病 预防要多运动
2014-06-06摘要:冠心病的危害还表现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冠心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 查看全文>>
热点文章
摘要:冠心病的危害还表现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冠心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 查看全文>>
摘要:心血管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80%的心血管病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所有预防措施的基石。一级预…… 查看全文>>
摘要: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 查看全文>>
摘要: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体检时被发现,…… 查看全文>>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胎儿周围环境因素占28%。妊娠早期子宫内病毒感染,以风疹病毒感染后多见,常引起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口狭窄,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Coxs…… 查看全文>>
摘要: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食盐、体重、遗传、环境与职业。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 查看全文>>
摘要: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 查看全文>>
摘要: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它可能历时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成。你可能会有高血糖而不自知。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 查看全文>>
摘要:近年来对原发性室颤的预防进行了不少探索性的研究,但至今尚无被公认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有:①防治其病因;②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或以心电图运动负荷试…… 查看全文>>
摘要:尤其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和(或)室壁瘤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后6个月内的患者;②原发性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③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或关…… 查看全文>>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最初几个小时合并VF,在无休克或心力衰竭的情况下称为原发性VF。原发性VF亦可发生于无心肌梗死的病人(医院外猝死)。该类情况常与严重的冠脉疾病有关,…… 查看全文>>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最初几个小时合并VF,在无休克或心力衰竭的情况下称为原发性VF。原发性VF亦可发生于无心肌梗死的病人(医院外猝死)。该类情况常与严重的冠脉疾病有关,…… 查看全文>>
摘要: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简称室颤)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其心电图表现为混乱的记录曲线在细胞水平,电活动可…… 查看全文>>
摘要:大量渗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可施行心包穿刺术抽搐液减压。穿刺前应先作超声波检查,了解进针途径及刺入心包处的积液层厚度,穿刺部位有:①常于左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 查看全文>>
摘要:心包纤维化或钙化时病人无症状;发生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后可出现周围静脉充血的症状和体征,听诊在舒张早期可闻及心包叩击音,吸气时最清楚,这是由于心包僵硬,舒张期心室充…… 查看全文>>
摘要:急性心包炎可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或化脓性。心外膜下心肌的表层可能受累。细胞反应的量和性质取决于病因。慢性心包炎可为浆液性,乳糜性或血性(渗出),或纤维性,…… 查看全文>>
摘要: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引起,或可为非特异性。急性心包炎时感染可由细菌,寄生虫,原虫,病毒或真菌引起。细菌感染以链球…… 查看全文>>
摘要:心腔粘液瘤虽属良性但如切除不彻底可导致术后复发,术中操作不慎使瘤体碎片脱落术后即可引起体循环栓塞,目前对心腔粘液瘤手术治疗均主张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完整切除瘤体和瘤…… 查看全文>>
摘要:心腔粘液瘤虽属良性但如切除不彻底可导致术后复发,术中操作不慎使瘤体碎片脱落术后即可引起体循环栓塞,目前对心腔粘液瘤手术治疗均主张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完整切除瘤体和瘤…… 查看全文>>
摘要: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容易与心脏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诊断较为困难。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依据肿瘤生长部位、性质及局部浸润导致的功能障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 查看全文>>
摘要:心脏肿瘤可有胸痛、昏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内分流、缩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由于心脏表现常呈非特…… 查看全文>>
摘要:可有胸痛、昏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内分流、缩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由于心脏表现常呈非特异性,并…… 查看全文>>
摘要:心脏肿瘤颇为少见,其中原发性肿瘤更为罕见,转移性肿瘤约为原发性的20~40倍。原发性心脏肿瘤是指原发于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及其相通大血管的肿瘤,大多为…… 查看全文>>
摘要:心肌梗死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凡…… 查看全文>>
摘要:少量饮酒对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无害甚至是有利的,但大量酗酒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继而引起心脏扩大。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 查看全文>>
摘要: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 查看全文>>
摘要:当临床上遇到4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考虑到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及早动…… 查看全文>>
摘要:无痛症状性 常见症状有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脑卒中、感染等。仅体检时可疑心肌梗死图形。无痛性心肌梗死的…… 查看全文>>
摘要:无痛性心肌梗死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可能与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变性,痛觉阈升高,以及敏感性和反应性差有关。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以致感觉迟钝而对疼痛的反应降低…… 查看全文>>
摘要:限制嘌呤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00~150mg。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不超过0.8~1g。限制总热量,体胖者每天减少 50g主食为宜。不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动…… 查看全文>>
摘要: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或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后一般都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更不会因此而影响寿命。但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引起较大痛苦…… 查看全文>>
摘要:血尿酸测定空腹8h以上抽血(晚上12点后禁食,但可喝水)。血尿酸正常值:210~420µmol/L或7mg/dl。或男性为:0.38~0.42mmol/L(6.…… 查看全文>>
摘要:不少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几乎是痛风患者不可避免的合并症。痛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较常人提前,Ogryzlo报道的195例痛风患者中有51例发生过心绞痛、心…… 查看全文>>
摘要: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长期紊乱导致的尿酸盐在体内蓄积并形成结晶的“结晶病”。痛风患者的心脏病变极少数是尿酸盐在心脏蓄积、结晶甚至形成结石引起的痛风心脏病,而更多的是…… 查看全文>>
摘要:心脏性猝死的紧急治疗:①心肺复苏(CPR)。早期、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具体措施请参阅心肺复苏)。②进一步的心脏生命支持(ACLS)。早期除颤对改善存活至关重要。…… 查看全文>>
摘要:心室晚电位是体表记录到的局部心室延迟碎裂电活动,一般出现在QRS终末部并可延伸到ST内,呈高频(20~80Hz)、低幅(≤25μV=碎裂波),持续10s以上。从…… 查看全文>>
摘要: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开始,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不同的患者各期表现也有明显差异。根据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统计36例冠心病猝死…… 查看全文>>
摘要: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想不到的,在症状开始1h内发生的自然死亡。在美国,据估计…… 查看全文>>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猝死者约75%死于医院外,其中40%死于发病后15min内,30%死于发病后15min至2h。目前国内外报道各类心脏骤停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仅为2…… 查看全文>>
摘要:由于心脏呼吸骤停所导致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机体各重要脏器细胞损伤后其功能尚未恢复,经常会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出现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查看全文>>
摘要:心脏骤停时,常出现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时呼吸仍正常。在心脏骤停的过程中,如复苏迅速和有效,自动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脏骤停时,常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和发绀…… 查看全文>>
摘要:据国外文献报道,只有12%的心脏猝死者在死亡前6个月内曾因心脏疾患而就诊。而绝大多数病人则因症状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 查看全文>>
摘要:猝死型冠心病指平时没有心脏病史或仅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人,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外因、非创伤亦非自伤,由于心电衰竭或机械性衰竭使心脏失去了有效收缩而突然死亡。病因 …… 查看全文>>
摘要:心绞痛的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 查看全文>>
摘要:大多数先心病患儿早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与正常婴儿不同的异常表现,如婴儿在安静状态下出气粗,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口的周围发青,面色苍白,特别在哭闹和吃奶…… 查看全文>>
摘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0.25%--0.46%,约每30万例新生儿中就有1例。由于该病预后很差,大约95%的婴儿于岁以1岁内死亡。因此大多主张一旦…… 查看全文>>
摘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较常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最常见和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种,左右冠状动脉可单独或全部起源于肺动脉。那么,冠状动脉起源异常需…… 查看全文>>
摘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较常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最常见和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种,左右冠状动脉可单独或全部起源于肺动脉。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表…… 查看全文>>
摘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较常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最常见和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种,左右冠状动脉可单独或全部起源于肺动脉。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时…… 查看全文>>
摘要: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