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邵铭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肝病)科
-
慢性肝病伴结节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存在恶变风险,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8-07-06 21:25
1.肝硬化:长期慢性肝损伤导致,常见于乙肝、丙肝等。表现为肝脏纤维化和结节形成。治疗包括抗病毒(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保肝(如水飞蓟素)及抗纤维化。
2.肝脏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等。一般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定期复查。
3.原发性肝癌:多由肝硬化进展而来。需完善肝脏增强CT/MRI、肿瘤指标(如甲胎蛋白)等检查。治疗有手术、介入、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等。
4.转移性肝癌: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肝脏形成结节。明确原发灶后综合治疗。
5.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较罕见,病因不明。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治疗。
总之,发现慢性肝病伴结节应高度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肝病科或感染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丽洁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呼吸内科
-
病情分析:结节性肝硬化是指由纤维组织包绕的再生结节引起的肝脏结构的广泛破坏.典型的结节通常包含2~4个细胞厚度的肝板和分布稀疏的小静脉.肝硬化病理改变涉及整个肝脏.指导意见:小结节型肝硬化以直径<3mm的小结节及规则的结缔组织条索为特征,而且更典型的是结节中缺乏门脉组织,终末静脉和门静脉.大结节性肝硬化,其特征为结节大小不等(直径自3mm~5cm),甚至结节中有一些正常的小叶结构(门脉,终末肝静脉),不同厚度的纤维条索包绕大结节,瘢痕中门脉管腔的聚集提示曾发生过肝脏正常组织的塌陷.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性肝硬化)具有大,小结节性肝硬化的特征,小结节性肝硬化可导致大结节性及混合性肝硬化,从小结节性肝硬化向大结节性肝硬化转变需要大于或等于2年生活护理: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可参加部分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进食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脂肪含量不宜过多,但不必限制过严.有腹水时进食宜少盐,应禁酒和避免进食粗糙及硬性食物
2013-12-19 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