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瑛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管内科
-
吃退烧药后,在不同时间段体温会有不同变化,一般可分为服药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一小时到两小时、两小时后等阶段,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是常用退烧药。 1. 服药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此阶段药物开始起效,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但体温可能还未明显下降,不过发热带来的不适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2. 一小时到两小时:这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体温通常会开始逐渐下降,出汗会增多,身体散热加快。 3. 两小时后:如果药物起效,体温会持续下降并趋于稳定,接近正常体温。但如果感染等病因未去除,体温可能还会有反复。 4.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 5. 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发热症状。 6. 阿司匹林: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发挥解热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散热。 了解吃退烧药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有助于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发展。但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反复发热,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2025-05-24 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