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胥海斌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中医体质辨识应对低烧,可从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着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 1. 气虚质:此类体质者低烧常伴疲倦、气短等。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颗粒等药物,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 阴虚质:表现为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可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阴清热。 3. 阳虚质:低烧伴有怕冷、四肢不温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可温补肾阳。 4. 湿热质:有身热不扬、头身困重等症状。可使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葛根芩连汤等,清热化湿。 5. 气郁质:低烧随情绪波动,伴胁肋胀痛等。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丸能疏肝理气、解郁清热。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能更精准地应对低烧。但用药务必遵医嘱,若低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5-07 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