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基因编辑助力骨盆骨折患者恢复走路能力存在一定可能性,涉及骨折愈合机制、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功能调控、药物辅助、康复治疗等方面。 1. 骨折愈合机制:骨盆骨折后,其愈合是复杂过程,基因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若能通过基因编辑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可促进骨折愈合。 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 - Cas9等技术,能对特定基因进行精准编辑,可能纠正影响骨折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异常基因。 3. 细胞功能调控:基因编辑可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功能,增强成骨能力,加速骨折修复,利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4. 药物辅助:配合骨肽片、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等药物,与基因编辑协同作用,促进骨折愈合。 5. 康复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巩固基因编辑治疗效果。 基因编辑在理论上有帮助骨盆骨折患者恢复走路能力的潜力,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未来需更多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骨外科就诊,接受科学治疗。
2025-04-25 07:5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骨盆骨折? 骨盆是人体最重要的躯干骨之一,由骶骨,两侧髋骨借坚强的韧带及纤维软骨构成。骨盆骨折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一般包括由于暴力引起的骨盆诸骨骨质断裂、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和尾骨骨折脱位等损伤。由于骨结构坚固以及盆内含有脏器、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因此,骨盆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而病死率较高。人群中的骨盆骨折发生率为20/10万~37/10万人,占所有骨折的0.3%~6%。 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占外伤骨折的1%~3%,地震时可高达20%~25%,骨盆骨折严重移位,如不经有效治疗畸形愈合可致残。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合并症,合并大出血可导致病人死亡,死亡率在10%~20%左右。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有时骨折端可刺伤膀胱、直肠、阴道等盆腔器官,应注意观察,积极处理影响生命的合并伤,然后及时行骨折的处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