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前山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肝病)科
-
血清胆红素偏高可能引发黄疸、肝功能损害、胆结石、神经系统损伤、血液系统疾病等危害。 1. 黄疸:血清胆红素偏高,过多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巩膜,可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出现黄疸症状。 2. 肝功能损害:胆红素升高通常反映肝脏代谢、排泄功能异常,长期偏高会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细胞,影响肝功能。 3. 胆结石:胆红素水平持续异常,会增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易形成胆红素结石,引发胆结石。 4. 神经系统损伤:过高的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损害神经细胞,尤其对新生儿影响大,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 5.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情况下,血清胆红素偏高是由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如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 血清胆红素偏高危害多,涉及多个系统。发现胆红素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2025-04-18 0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