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输血小板时,需注意血型匹配、检查外观、控制滴速、防止感染、密切观察、避免剧烈震荡、掌握输注时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1. 血型匹配:输注前要确保血小板血型与受血者相符,降低溶血反应风险。 2. 检查外观:仔细查看血小板制品有无变色、凝块、气泡等异常,若有则不可使用。 3. 控制滴速:开始时宜慢,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可适当加快,但不宜过快。 4.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细菌污染。 5. 密切观察:输注过程中密切留意受血者反应,如有无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 6. 避免剧烈震荡:血小板制品在运输和保存时要避免剧烈震荡,防止血小板破坏。 7. 掌握输注时间:血小板应尽快输注,一般在采集后6 - 8小时内输完。 8.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输注前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输血小板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注意事项,以确保输注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若在输注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3-10 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