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发病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影响因素包括胃肠黏膜损伤、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成分、炎症反应及个体差异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8-08-07 16:23
1.胃肠黏膜损伤:炎症导致黏膜受损,牛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可能刺激黏膜,加重不适。
2.消化功能减弱:此时消化酶分泌减少,牛奶中的蛋白质难以充分消化,易引起腹胀等。
3.食物成分:牛奶中的乳糖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腹泻加重。
4.炎症反应:炎症会使胃肠道敏感性增加,牛奶可能引发过敏或不耐受反应。
5.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牛奶的耐受性本身就较差,患病期间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急性肠胃炎期间不建议喝牛奶。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再尝试饮用牛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