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思德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常称为慢性乙型肝炎,指肝炎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持续异常,肝脏炎症活动持续存在,时间超过半年。疾病特征包括肝炎病毒定量复制,伴随或不伴随肝功能指标异常,病理学表现为肝组织炎症、坏死,甚至纤维化。此病进展风险高,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2018-07-27 19:04
1.病毒感染: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少数情况下,丙型肝炎病毒也可导致。
2.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ALT、AST)升高,胆红素水平异常。
3.病毒复制:病毒DNA或RNA在血液中可检测到,反映病毒活跃状态。
4.肝脏炎症:肝组织活检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损伤。
5.持续时间:上述症状持续存在超过半年,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及时诊治至关重要,以防止病情恶化。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保肝药物,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