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肠虚寒是中医病症名,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寒邪、劳倦内伤、阳气不足等引起,表现为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等。 1.病因:饮食不规律,如过食生冷,损伤小肠阳气;外感寒邪,直中小肠;久病体虚,劳倦过度,耗伤正气,致小肠阳气亏虚。 2.症状:腹部隐隐作痛,喜暖喜按,常伴有肠鸣、腹泻,大便稀溏,小便频数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缓。 3.诊断: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诊断,结合症状表现、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 4.治疗:以温阳散寒、健脾益气为主。常用方剂有吴茱萸汤、理中汤等。 5.调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饮食有节,少吃生冷、油腻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6.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小肠虚寒虽不是严重的病症,但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中医调理,改善身体状况。
2024-10-31 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