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婴儿溢奶较为常见,通常与生理特点、喂养方式、喂奶量、胃内气体、体位等有关。 1.生理特点: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导致溢奶。喂奶后可适当竖着抱一会儿,轻拍背部。 2.喂养方式:喂奶时奶嘴孔大小要合适,母乳喂养时要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喂奶过急。 3.喂奶量:喂奶量过多易引起溢奶。应根据婴儿需求合理喂养,不要过度喂养。 4.胃内气体:喂奶后未及时拍嗝,胃内气体积聚可能导致溢奶。喂奶后要及时拍嗝,帮助排出气体。 5.体位:婴儿平卧时容易溢奶。可将其上半身垫高,或采取右侧卧位。 总之,婴儿溢奶多数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如果溢奶频繁且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哭闹不止、体重不增等,应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1 13:4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小儿的贲门功能是还没有发育完善的,所以吃奶后如果剧烈活动或咳嗽等就有可能出现呕吐.每次不要吃得过饱.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平常一定要注意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侧睡和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小孩吐出来,以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发生窒息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4-6个月后逐渐好转的
2024-10-21 13:4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我在北京台养生堂看到了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御寒首先奶粉一定要稀点母乳的话只要孩子用舌头顶奶头就不要喂了喂完奶后必须把孩子竖起来手掌成弓状轻轻拍打孩子两个后肩胛骨中间处拍打五分钟后在抱一会就不会吐奶了而且再想强调一下喂奶时抱孩子姿势很重要孩子要成45度不要平喂切记哦我是宝爸不管男女只要细心多关注就不会有问题了!
2024-10-21 13:4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小婴儿吃奶后容易吐几口奶,这在医学上叫溢乳。一般属生理现象,并不是病态。小婴儿溢乳与其消化道和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和成人的胃一般呈垂直位,像一个略倾斜的倒葫芦形。它的底部可以存留气体,不致因为气体溢出胃部而带出食物,造成呕吐。小婴儿的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缺乏突出部分。当胃内有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较轻,上升到胃底部,再从贲门溢出,同时带一些奶,这就是溢乳。婴儿胃部贲门肌内发育不如幽门处完善,表明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这是容易造成溢乳的重要原因。同时,婴儿胃容纳量小、胃的肌肉和神经发育不成熟、肌肉张力较低等,均造成小婴儿容易溢乳。喂养不当、奶前哭闹、吸空奶瓶、吮手指、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汁,都可以造成大量空气吞入婴儿胃内,引起奶后溢乳。奶后体位变动可使婴儿溢乳。遇到溢乳的婴儿,应该区别是生理性溢乳还是病理性呕吐。许多疾病,如饮变质牛奶、胃肠炎、溃疡病、脑膜炎、幽门先天性狭窄等,均可造成病理性呕吐。这种呕吐量较多,较频繁,伴有奶块,甚至有绿色胆汁或血性物,有时呈喷射性。这就应到医院及早诊治。对生理性溢乳婴儿,喂奶后要轻轻抱起,使之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胃内气体排出,。再轻轻放下,取右侧卧位,头部稍抬高,这样可以减少溢乳的发生。一般到3人月以后就较少发生了。
2024-10-21 17:2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婴儿溢奶较为常见,通常与生理特点、喂养方式、喂奶量、胃内气体、体位等有关。 1.生理特点: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导致溢奶。喂奶后可适当竖着抱一会儿,轻拍背部。 2.喂养方式:喂奶时奶嘴孔大小要合适,母乳喂养时要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喂奶过急。 3.喂奶量:喂奶量过多易引起溢奶。应根据婴儿需求合理喂养,不要过度喂养。 4.胃内气体:喂奶后未及时拍嗝,胃内气体积聚可能导致溢奶。喂奶后要及时拍嗝,帮助排出气体。 5.体位:婴儿平卧时容易溢奶。可将其上半身垫高,或采取右侧卧位。 总之,婴儿溢奶多数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如果溢奶频繁且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哭闹不止、体重不增等,应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2 04:0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