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孩子说话结巴可能由心理因素、语言环境、模仿行为、神经发育、遗传因素等导致。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语言训练、改善环境等方法来改善。 1.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因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出现结巴。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创造轻松的交流氛围,缓解其心理压力。 2.语言环境:不良的语言环境,如周围人说话结巴或语速过快,会影响孩子。应营造良好、规范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接触标准的语言表达。 3.模仿行为:孩子模仿结巴的人说话,可能形成习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模仿行为,引导其正确发音。 4.神经发育:部分孩子神经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语言功能不协调。随着年龄增长和适当训练,情况可能会改善。 5.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结巴的情况,孩子出现结巴的几率可能增加。这种情况更要注重早期的干预和训练。 总之,孩子说话结巴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和帮助,必要时可寻求专业语言治疗师的帮助。同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鼓励,让其逐渐克服结巴的问题。
2024-11-24 13: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口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2岁半至4岁最多。纠正口吃,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口吃,因为知道了原因,就不会太紧张了。口吃的原因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4、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5、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孩子结巴,家长应“听而不闻”“孩子‘吭哧’时,家长不要说‘别着急,慢慢说’。”应该先静心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如果孩子只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越急越讲不清楚”,这是孩子的思维超前于语言的明显表现。孩子说话时,家长不要提醒、不要催,而是应耐心倾听,也不要说“不急,不急,慢慢讲”这类话,这些话同样会增加孩子说话的心理负担,暗示其说话“有问题”,孩子会在这样的暗示下变得紧张,更容易口吃。平时,可以让孩子多朗诵诗歌或讲故事,读书的速度放慢些,这样就能减轻孩子的急躁心理。不过,也不能轻视孩子结巴,“口吃越早矫治效果越好”。
2024-11-24 13: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口吃(Stuttering)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它牵涉到了遗传基因、神经生理发育、心理压力和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对于口吃问题的原因和症状,人们取得了很大的共识。但是,对于口吃矫正方法,人们却没有统一的共识,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矫正口吃的方法。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当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预言流利。在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prozac,Paxil,zyprexa等药物。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2024-11-24 13:3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第一,多和生人说话第二:要相信自己,循序而渐进慢慢的就会好的饿呀第三,别给自己压力,你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即使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口吃了也没什么呀,别人也不会看不起你,我觉得口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如果自己给自己点信心,即使这次口吃了也没什么,该交女朋友的交女朋友第四,尽量别去想这些事情想做什么做什么保持乐观的心态,我身边也有朋友说话有些结巴,不过我发现他们都很自信没什么的口吃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暂时性口吃是一种发育性口吃,也就是幼儿初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很多孩子在三岁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能轻视孩子结巴,“口吃越早矫治效果越好”。有数据表明,童年结巴的孩子到成年后只有少数会成为真正的结巴。有些家长对孩子两三岁时说话结巴不以为意,认为是正常现象,等孩子大些自然就好了,可口吃却“持续”下去,等孩子七八岁时,家长才带孩子四处求医,此时矫治的难度就相对增大了。因此,如果初学说话的孩子,其结巴现象在一段时间后没有好转或加重了,甚至出现多余的伴随动作,则必须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孩子是真正的口吃,就要尽早进行矫治。
2024-11-24 13:3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1.多听。让孩子听成人重复又重复讲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加强他听力的灵敏度和对语言的理解。如妈妈讲话、爸爸念儿歌、小鸟叫声、电话铃声、汽车响声等,在听这些声音的同时,大人边要孩子注意观察,边讲这些简单的词:“妈妈”、“爸爸”、“小鸟”、“电话”、“汽车”等,让孩子理解并学说。2.多指。孩子一时还难以掌握的某些词、某些说不出的话,可以在接触事物时让他用手指,如到公园去散步,可以问:“红花在哪里?”“蓝天呢?”“大树呢?”给孩子穿衣袜时,可以要他指出“哪是衣服”,当给孩子洗脸时,可以问他,眼、鼻、耳、嘴各在何处。孩子能指出,表示他已理解。他在听成人说的名称时,还可以模仿发音。3.多认。通过图书、标签、照片、广告画等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认识事物,经常教孩子看图形和符号学说话。如故事书上的人和物、马路上的红绿灯、公用厕所门上的男女符号,照片中的家人留影形象以及各种鲜艳的广告画等都可与实物结合反复辨认和反复学说。4.多唱。孩子天生就喜欢音乐,他们会很注意地听成人唱简单的歌曲,特别是边唱边做动作的歌舞表演,如放一盘节奏明快的录音,“拍手踏脚歌”,边唱边跳:用你小手拍拍拍,用你小脚踏踏踏。重复唱和做,这些歌词能帮助孩子掌握词汇学习语言。5.多练。当孩子对说话发生兴趣后,虽然他还不会以规范的语言正确发音,但他会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并不在意有没有听众。这时成人千万不可打断他,或笑话他,而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学说话的机会和让他敢于说话的良好气氛,如给他吃饼干或苹果时,将两三个字分割开来说饼一干,苹一果,宝一宝,谢一谢,吸引他以最大的兴趣模仿,多多练习。6.多帮助。细心观察孩子的行动,通过他的面部表情,体态语来猜想他的意图,若是他讲不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时,你可帮他一下,适当地代他说出想要说的话。如他面对着大门,拿起自己的帽子时,你可问他:“你想到外面去玩吗?”当他的眼睛闭着打哈欠时,你可试问:“是不是累了,你想去睡一会吗?”当他用手指着冰箱时,可以问:“你是不是想要吃西瓜?”你猜对了,孩子会表现高兴,有时猜不对,会使他失望、流泪,甚至发脾气,这时你可再问,也可以鼓励他再表示自己的要求,不管怎样,你的孩子会立即作反应。这些都能促进他努力学说话。虽然有时他说的话不一定能听得懂,甚至含混不清,但毕竟是开口学着说了。7.多鼓励。要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学说话,孩子有了充分的说话机会,就会像自来水龙头被打开,水冲出来一样,或者像阔步鸟出笼一样自由地欢乐地舒畅地说话。父母这时应该像运动声上的“拉拉队员”一样的给他加油,给予他鼓励:“说得真好,再讲给我听听。”若他开口说:“妈妈,球球。”意思是“妈妈给我皮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他能将两个不同的词连成一句话,来显示他的要求。这应该大大地鼓励,但是,在孩子学语言时大人也不宜过分地夸耀,以免影响他积极表达的情绪。
2024-11-24 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