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蔡梦茵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它主要影响眼睛的视网膜,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该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损伤,初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8-07-28 15:36
1.病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损伤,这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持续时间长、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有关。
2.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硬性渗出、棉绒斑和视网膜出血,晚期则可能形成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
3.治疗策略:
血糖控制:首要任务是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复方血栓通胶囊等,以减轻血管炎症和改善血流。
激光治疗:对于已形成的异常血管,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激光光凝治疗,以封闭出血或渗漏的血管。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情况下,如视网膜脱离,可能需要进行视网膜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出现视力变化,立即就医。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对控制糖尿病及防止视网膜病变恶化至关重要。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
2015-12-28 08:5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