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乐翠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是一种颈椎部位的病理改变,通常与年龄增长、劳损、炎症、代谢异常、创伤等因素有关。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组织逐渐老化,韧带弹性降低,易发生钙化。 2.劳损: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导致颈椎过度劳累,使韧带受损钙化。 3.炎症:颈椎部位的炎症刺激,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引发的炎症,可促使韧带钙化。 4.代谢异常:体内钙磷代谢紊乱,钙盐沉积于后纵韧带,引起钙化。 5.创伤:颈椎受到外伤,损伤韧带,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钙化。 总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缓解症状,改善颈椎功能。
2024-12-18 22: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建议局部热敷理疗按摩,加强锻炼,定期复查。
2014-01-11 23:2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现在治疗颈椎病一般就是保守治疗,在康复科做理疗!你自己可以做一些颈部的活动,有颈椎操的,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促使稳定性增强,就可以预防了!
2014-01-08 23: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建议手术 主要是心脏的风险+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内科+麻醉科医生评价手术风险 术前停用抗凝药(例如阿司匹林) 北医三院每年此类疾病手术1500例次,总的来说,诊治经验丰富、疗效挺好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脊髓型颈椎病 70岁 颈后路 下肢麻木无力 后路单开门》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76岁 咨询,手术风险?年龄太大?术前检查?》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脊柱手术 术前 需要戒烟、戒酒吗?》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外地患者--手术住院费的报销、出院时间、回家方式》
2014-01-08 23: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宋仕武 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内科
-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后纵韧带的骨化, 形成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使脊髓容易受压, 产生脊髓压迫的临床征象。 该病多见于东方人, 少见于白种人, 尤以日本人的发病率为最高,其次是中国。该病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有增多的倾向, 男性病人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多。整个颈椎都可发病, 但以颈5、颈4、颈6、颈7为最多, 同时可向纵的方向和水平方向发展。由于后纵韧带上有钙盐沉积及骨化, 使颈椎管的矢状径减小, 可对脊髓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压迫与刺激, 并且骨化的后纵韧带也可以压迫脊髓前动脉, 造成中沟动脉供血不全, 引起脊髓的中央性损害。同时, 由于后纵韧带的骨化(尤其是连续型者), 可使骨化区内的颈椎节段稳定不动, 患节活动度完全消失, 如此势必加重邻近的非骨化区颈椎节段的代偿性活动, 而加速其退变过程, 产生相邻颈椎的节段性不稳, 骨赘明显增生, 颈椎间盘的退变及突出等, 常常是引起临床症状或新症状的直接原因, 也是在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疗法选择上的着眼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可能与创伤、慢性劳损、炎症、颈椎间盘变性、遗传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人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 尚有胸椎黄韧带、腰椎棘上韧带或髌韧带等组织骨化, 具有全身多部位骨化的倾向。 此病的危险性!!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及发展均较缓慢, 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 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原有发育性椎管狭窄, 均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 故其出现症状的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因韧带钙化的范围不波及神经根管, 因此临床上少有神经根性症状出现, 而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狭窄症。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 脊髓压迫症状的特征是不同程度的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 常从下肢开始出现症状, 一月或数月后出现上肢症状, 也可先出现上肢症状或四肢症状。上肢表现为双上肢酸、麻、胀、沉、无力, 手的灵活性减退, 握力减弱, 肌肉呈中度或轻度萎缩, 痛觉减退, 霍夫曼氏征阳性。下肢可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痉挛、抬举困难、拖地而行或颤抖不稳, 有踩棉花感, 内收肌明显痉挛者呈剪式步态, 严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 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力减弱, 折刀感阳性, 生理反射活跃或亢进, 病理反射阳性, 可有深、浅感觉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 排尿困难或小便失禁, 排便功能低下, 常有腹胀, 胸腹部常有束带感。恰恰由于本病发病缓慢, 多在不知不觉中发病, 初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被重视,但是由于外伤或意外事件可突然加剧, 发生四肢瘫痪。我科曾收治多例已明确诊断该病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不慎摔倒或坐车时突然减速等突发事件,导致四肢瘫痪,我科给予后路单开门手术后,由于需要康复科长期康复治疗,住院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的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手术治疗。对于症状稍微,以及年龄较大有器质性疾病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持续头颅牵引、卧床休息、颈托固定、理疗和药物治疗等。对于颈椎的间歇性牵引法与推拿疗法,有引起症状加重的报道,应慎重选用。 对于症状明显,影像资料诊断明确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的手术有前路和后路两种途径实施,严重的患者有时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目的是解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扩大椎管,保持脊柱稳定性。 前路手术:从理论上讲,后纵韧带骨化均应施行颈前路手术,直接切除韧带骨化灶解除脊髓压迫,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对于长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外科医师不得不选择颈后路手术。颈前路手术又包括后纵韧带骨化灶的切除法和飘浮法两种。采用飘浮法时,先切除减压范围内椎间盘,再用咬骨钳将椎体部分咬除,并用微型钻头磨削切除椎体后缘骨质,使黄白色的后纵韧带骨化块逐渐显著出手术野,并将骨化灶四面完全游离软化呈浮动状态,减压后硬脊膜下脑脊液的搏动膨胀,骨化灶可以逐渐向前移动,从而达到减压目的。减压区域须植入髂骨块。前路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和风险高。我科目前完成的前路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后路手术:椎管成形术,有单侧开门、和双侧开门术,在减压程度、神经恢复、脊柱稳定性和颈椎屈度畸形等方面椎板切除术和椎板成形术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同时颈椎管成形术能增加脊柱稳定性,防止颈椎反屈畸形发生,并能控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灶的发展。椎管成形术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是维持脊椎后结构稳定在手术时的位置,保持对脊髓的减压效果。
2013-12-29 23: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